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工作要闻

科技部官微关注南京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
责任编辑:创新南京  发布时间:2023-08-23 10:45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近日,科技部官微“锐科技”发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南京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关注南京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

用好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箱”。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信息共享、资源优势整合,共同参与“创新积分制”金融应用推广工作。与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签署框架协议,充分结合“企业创新积分制”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开发并推广“企业创新积分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就“企业创新积分”金融应用建立长效务实合作机制,搭建赋能优秀积分企业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共同运用“企业创新积分”增强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8月的南京,暑热难当,但南京高新区在探索“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上的进展却有目共睹。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作为全国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南京高新区极具特色,是目前唯一一个非建设主体型试点高新区。”近日,南京市火炬中心主任季冰向记者介绍,2022年,南京高新区创新积分试点工作由市级主管部门从市层面一体化推进,在15个园区中引导试行,形成了“1+N”积分工作体系,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4月,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第二批“创新积分500强企业”榜单中,南京高新区上榜频次最高,入围积分企业最多,共有189家,居于首位。其中,电子信息领域入围企业54家,位列第二;高技术服务业领域企业入围40家,位列第四;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企业入围47家,位列第二;新材料技术领域入围企业10家,位列第一;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企业入围10家,位列第三;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企业入围10家,位列第一;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企业入围10家,位列第三。有耕耘才有收获。该负责人介绍,南京高新区找准定位,围绕制度、数据、系统、服务等方面,由南京市科技局统筹推进,完成了梳理创新政策、设计指标体系、建设信息系统、畅通数据渠道、提供增值服务等工作。其中,信息系统基于南京高新区“数字底座”,充分结合指标体系,通过系统抓取的方式,满足入库企业零填报,新进企业少填报的功能,最大程度提高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为多个场景提供应用接口。另外,为顺利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应用,争取在南京市形成工作品牌,2022年南京市委一号文明确提出“在高新区试点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度”的要求,南京高新区管委会印发了《关于南京高新区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的实施细则》,并向市财政争取了“企业创新积分专项资金”,用于激励企业积极投入创新发展。2022年,南京高新区奖励积分排名靠前企业1055家,奖励总额约2136.5万元,企业覆盖全部15个园区。其中,南京高新区(江北新区)奖励企业309家,奖励金额626.5万元。在南京高新区(江宁国家高新园),园区聚焦创新积分指标体系,以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为重点,试点应用了积分制。园区建立积分制企业库,依托园区打造的“江宁开发区科技创新服务超市”和“江宁开发区科创金融服务驿站”,定期举办项目路演,政策讲解,人才引进,从企业的成长性等多维度切入,精准提供科技创新服务支持,并以成立江宁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为契机,率先支持积分制排名靠前企业。在南京高新区(栖霞园),园区基于企业特色积分指标体系,精准描绘企业画像,精准推送各级各类政策、路演平台、业内活动、产品推广、高端讲座等形式丰富服务形态,提升对企服务功能,“政策汇”“星创荟”“下午茶”“私董会”“服务行”等板块是其中亮点。另外,结合“一区一战略产业”定位,园区还从纳税、成长性、知识产权等各个维度,形成了丰富的明星企业能力榜单。举个例子:江苏臻云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数字经济产业多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李卓兵表示:“近年来,栖霞园通过积分榜单的发布,提高了我们在园区发展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配套的企业服务创新券可以兑换园区物业费和创新服务类、科技服务类等增值服务,这一系列举措,从企业的基础需求出发,切实解决了企业身边的生存顾虑,让我们可以轻装上阵,更好地专注在园区创新发展。”在南京高新区(浦口园),园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试点应用了积分制。浦口园在江苏省内区县一级率先出台了《浦口区高企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重点围绕浦口区内高企的创新性、成长性和贡献度科学设置指标评价体系,按照10%比例评选标杆高企,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强化对标杆高企的正向激励示范作用。此外,该《办法》还将街道园区推动落实高企积分制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区一体化目标考核体系,实现了市场主体和功能板块的双向积分评价。“在探索‘企业创新积分制’管理改革进程中,南京高新区坚持政策制定有广度、财税支持有力度、企业培育有梯度的原则,进一步整合优化政策、挖掘优质企业、增强金融赋能、拓宽应用场景,将工作落实落细,争取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季冰总结说。